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楼市快讯 > 正文

仟佰草等面膜一月之内2次上榜 面膜质量鱼龙混杂

金羊网-新快报  2015-09-02 17:08

[摘要] 7月份网销面膜骤降拉警报

7月份网销面膜骤降拉警报

食药监总局已一月内两次通报问题产品

新快报记者 庞倩影 实习生 张殷儿

面膜作为美容护肤类使用频次高的单品,市场需求量惊人。然而,有数据显示,今年7月,面膜在线上销售额同比下降28.5%。另外,在一个月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两次曝光不合格面膜批次,涉及12家企业,被点名的品牌包括金蔻、仟佰草、依琳娜等。在质和量都不济的情况下,国内面膜业发展令人担忧。

7月份同比销售下降近三成

据维恩咨询对淘宝、天猫[微博]、京东、当当网[微博]、亚马逊[微博]等共计16家网站统计的面膜销售数据显示,7月,面膜在线上共销售1181.7万件,销售额为48444.8万元,成交均价为41元,较6月环比下滑22.2%,同比下降28.5%。

从电商销售额变化来看,天猫6月是今年销售的高峰,高达24432.4万元,7月虽高达20010.1万元,但同比仅微增长6.7%;京东热销5642.7万元,同比增长134.1%;而聚美优品面膜购买率同比下降达63.4%。

化妆品资深专家彭儒霖对这一数据表示质疑。他分析道,面膜其实并没有明显的淡季。按道理来说,面膜在夏秋季是使用率很高的产品,不可能一个月现两位数下降,是不正常的现象。

产品质量鱼龙混杂

在销量下滑的背后或存在消费者对质量的担忧。一个月之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两次曝光劣质面膜,12家企业因违法添加氯倍他索丙酸酯、倍他米松双丙酸酯等糖皮质激素被点名。其中,金蔻、仟佰草,一个月之内两次“榜上有名”。

据了解,糖皮质激素有着“皮肤鸦片”之称,属于皮肤科常见的外用药物,具有强大的免疫抑制和抗炎作用,用在面膜上,美白和祛痘的效果十分明显。但我国2007年颁布的《化妆品卫生规范》中明确规定,糖皮质激素属于禁用物质。

彭儒霖透露,面膜除了存在违禁添加激素的乱象外,更大的问题是虚假成分和功能的标注,如标注含有植物提取物,美白保湿功能,但实际上并没有。一些企业甚至不正当竞争,利用虚假的商业评奖来宣传。

彭儒霖还提到,这些负面的面膜事件对消费者或多或少会造成一些心理阴影,使得他们对国产品牌不信任。目前,在整个面膜业内,国有品牌相对国际品牌较强势。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产品比较鱼龙混杂。

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超过5000种的品牌面膜打入并扎根中国市场。然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缺乏,行业亟待监管。

标签:销量下滑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镇江特价房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